食農搜查線-上下游
Rásarupplýsingar
食農搜查線-上下游
你好奇食物是從哪裡來的嗎?想不想認識為你種食物的人?如何用吃改變世界?來聽《上下游》就對了!《上下游新聞》有一群認真專業的記者和編輯,深耕食農領域,從泥土到海洋都是我們的調查現場,直擊蜜蜂暴斃、探索光電影響石虎、香蕉鳳梨外銷之亂、好吃芭樂怎麼選?我們帶您一起搜查食物農業的秘密。 我們的新聞保證獨立自...
Nýlegir þættir
123 þættir
EP123:走進丹娜絲颱風現場,看見農漁村的眼淚與互助,建立韌性未來
7 月 6 日夜裡,丹娜絲颱風從嘉義布袋登陸,造成農損逾 32 億元。這集節目裡,《上下游》兩位記者楊語芸與林吉洋回顧一個月的採訪經歷:從蚵棚被毀、魚塭缺氧,...

EP122:守住台灣鮮奶:從標章正名、學童奶政策到酪農轉型的現場實錄
喝牛奶高碳排?台灣又熱又濕不該飼養溫帶動物乳牛?超商開放式冰箱拿鮮奶比較方便?這些說法你都聽過,但真的是這樣嗎?
「鮮乳正名」政策拍板...

EP121:認識台灣鮮奶:發展歷史、加工風味與徐濟泰對酪產業的深情守望
他自嘲是「牛奶鄉巴佬」,出國前只喝過兩次牛奶。直到走進美國學生餐廳,望著一整排擺滿的紙盒牛奶,他才意識到乳品大國的「威風凜凜」。那個畫面在心裡埋下一顆...

EP120:大型焚化爐硬入茶產區,名間居民強力反對,空氣地下水恐污染
南投名間是台灣茶葉的重要產地,大家平常喝的手搖茶飲,基底茶很可能就來自這裡。但就在這片土地上,南投縣政府規劃興建大型焚化爐,卻從未與在地居民充分溝通。...

EP119:不向現實妥協的製酒人,李建緯讓米酒走向世界
他是一位不願向現實妥協的製酒人,醲蒸餾所創辦人李建緯想用米釀出一瓶有靈魂的酒。但一路走來,最常被問的卻是——「米燒酎可以拿來煮薑母鴨嗎?」他沒被打擊,反...

EP118:荔枝有蟲,農藥沒輒?綠光照出新希望,減蟲害、低果損、省成本
剝開一顆甜美多汁的荔枝,卻見荔枝細蛾出來打招呼……這種小蟲不只影響觀感,還會讓荔枝大量落果、收成短少,果農欲哭無淚。傳統農藥對牠們已經沒什麼在怕的,怎麼...

EP 117:農業行動家李宜倩:三小市集打造農業生產、加工、行銷的永續藍圖
農業,不只是種田的事。從雲林出發,一位剛出社會的年輕女孩,沒有家族農地,卻一頭栽進「三小市集」的創業路。李宜倩不種田,但想為農民打造一條從產地走向市場...

EP 116:蕉園起步,賣場出擊,海外拓銷,余致榮走出台灣新蕉路
台灣香蕉曾經是黃金作物,也曾一度陷入低谷。本集節目邀請「香蕉班長」余致榮,聽他細說一路走來,如何從香蕉門外漢,慢慢成為台灣香蕉產業的關鍵推手。從農民到...

EP115:日本缺米是台灣出口機會?達人分析政策挑戰與市場策略
來賓:大倉米舖創辦人簡碩宏
主持:上下游新聞總編輯楊語芸
這集《食農搜查線》,我們帶你認識台灣米出口日本的「超展開」!
<...

EP114:今天是老埤,明天是哪裡?種茶改種電,農地開發恐有骨牌效應
來賓:上下游新聞記者林吉洋
主持:上下游新聞總編輯楊語芸
屏東老埤農場 717 公頃原本是台灣農林公司栽種茶葉的土地,但隨著股東變動,...

EP113:你的鮮奶誰定價?酪農、乳廠、通路怎麼分?冰磚奶是哪位?
來賓:上下游新聞記者林怡均
主持:上下游新聞總編輯楊語芸
台灣鮮奶為什麼這麼貴?酪農真的賺很多嗎?
這集我們來拆解...

EP112:介殼蟲大揭密:從農業災星到天然色素,牠們其實沒那麼簡單!
來賓:農業試驗所應用動物組研究員陳淑佩
主持:上下游新聞總編輯楊語芸
這集我們來聊一隻知名度頗高、名聲卻不太好的小蟲 —— 介殼蟲!...

EP111:從綠色餐廳到影像行動,「曬太陽」用台語行腳,帶大家吃懂台灣
來賓:「曬太陽文化創研社」張勝源、黃育芯、張宇超
主持:上下游新聞總編輯楊語芸
這一集,我們邀請到曬太陽文化創研社,聊聊...

EP110:台東釋迦農的逆境求生記:「好時果子」讓農業綻放新希望
來賓:「好時果子」創辦人林沛縈
主持:上下游新聞總編輯楊語芸
颱風一夜之間摧毀果園,中國市場的禁運打亂銷售計畫,台東釋迦...

EP109:班長娘開講》銀川米的有機革命:從稻田到餐桌的永續新章
來賓:銀川永續農場「班長娘」梁美智
主持:上下游新聞總編輯楊語芸
銀川有機米的「班長娘」梁美智是天生的啦啦隊長,她有「球來就打」...

EP108:呷粿大賺錢!雙口呂將傳統技術變身文化體驗,用米食說產地故事
來賓:「雙口呂」創辦人黃騰威、周佩儀
主持:上下游新聞總編輯楊語芸
你有多久沒有吃過桂圓粥或紅龜粿了?還記得米篩目、和草仔粿這些...

EP107:行過半世紀,公糧保價如何與時俱進?聽專家解構稻米政策的挑戰與契機
來賓:逢甲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教授楊明憲
主持:上下游新聞總編輯楊語芸
公糧保價制度,一個看似與我們生活距離遙遠的名詞,其實與...

EP106:蚵仔煎危機?台灣牡蠣存亡之戰,如何逆風翻盤守住最鮮的台灣海味?
來賓:湧升海洋創辦人徐承堉
主持:上下游新聞總編輯楊語芸
蚵嗲、蚵仔煎、蚵仔麵線,這些台灣人的心頭好,未來有可能變成奢侈品或舶來...

EP105:熊生未了:震撼社會的槍響後,台灣黑熊 568 用生命啟示的愛與遺憾
來賓:《未完的旅程:一隻台灣黑熊的人間啟示錄》作者蔡惠萍
主持:上下游新聞記者孫維揚
一隻台灣黑熊死亡,讓政府官員、保育人士、甚...

EP104:母豬太擠,乳牛太熱:動物也有難言之苦?動福標章如何提昇台灣肉乳價值
來賓: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動物福利標章主任彭莉萍、動福稽核員陳穎臻
主持:上下游新聞總編輯楊語芸
這集節目聊的可能是您從未...

EP103:母雞心事誰人知?洗沙浴、上棲架、就巢產蛋,動福蛋這樣做就對了!
來賓: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動物福利標章主任彭莉萍
主持:上下游新聞總編輯楊語芸
雞蛋是最日常不過的食材,不過,大家認識蛋雞嗎?牠們...

EP102:十大新興水果列隊,紅毛丹、榴槤蜜、黃金果,誰是下一個台灣水果明星?
來賓:農業試驗所鳳山分所副研究員劉碧鵑
主持:上下游新聞總編輯楊語芸
榴槤、山竹、紅毛丹、白柿、牛奶果、黃金果、榴槤蜜、波羅蜜、...

EP101:綠能苦主現「聲」,拒絕良田種光電!芳苑鄉長:請給鄉親一條活路
近日國產署釋出近 600 公頃國有地,打算讓光電業者開發光電。不過這些農地八成有長期租約、且早年皆是農民的先祖開發,開放種電程序中瑕疵無數、疑點重重。同時...

EP100:討山女農寫給台灣的情書:台灣要永續發展,農業不能只看 GDP!
25 年前,女農李寶蓮隻身上山種植果樹。因為愛山護林,她友善耕種、也經營她退耕還林的大計。當年書寫的《女農討山誌》感動台灣社會,20 年後重出經典版,繼續傳...

EP99:《上下游》颱風馬拉松式報導,7 天 18 篇災損全紀錄,直送農民心聲
凱米颱風重擊台灣,強勁的西南氣流讓各地豪雨成災,全國農業災損逼近 32 億元,中彰雲嘉南高屏的農、漁、畜業無一倖免。農民緊守崗位、奮力搶救;《上下游》記者...

EP98:被施了魔法的果園!林世豐走自然的路,從又累又慘到身心富足
有螢火蟲引路、有山羌對望的果園,聽起來是不是好魔幻?果農林世豐在摩天嶺種一園果樹,護一片天地,他從慣行農法轉成有機農民,再走上自然農法之路,務農歷程雖...

EP97:跟著記者前進馬祖,揭開中國牡蠣變身馬祖生蠔的 How & Why
馬祖生蠔碩大鮮美,生食或燒烤賓主盡歡,不過這些生蠔真的都來自馬祖嗎?記者調查發現,絕大多數都是從中國走私,掛養在馬祖海域數天至數週後,以「馬祖生蠔」銷...

EP96:農村建地蓋光電,可行不可行?居民為何抗議?專家怎麼說?
來賓:逢甲大學建築學院助理教授呂耀中、瓦磘村反光電自救會總幹事陳逸昌
主持:上下游新聞總編輯楊語芸
農村建地蓋光電,可行不可行?...

EP95:台灣是桃子大富翁🍑 Q 軟硬脆各有所愛,從高山種到平地,盡享桃子魅力
來賓:溫帶果樹專家陳中、上下游新聞記者孫維揚
主持:上下游新聞總編輯楊語芸
軟桃、硬桃、白桃、紅桃,大家最喜歡哪一種桃子?台灣市...

EP94:唱歌給雞聽、賣蛋作公益,「友雞生活」賦能部落長者,展現生命價值
來賓:伯拉罕共生照顧勞動合作社理事主席林依瑩
主持:上下游新聞總編輯楊語芸
一個與部落結緣的卸任副市長、一個在全台推動「友雞生活...

EP93:來聽蜜蜂🐝嗡嗡嗡:蜂農劉錕順時採蜜,特色蜜風味驚奇!蜜蜂都很勤勞?
來賓:晴山蜂園園主劉錕
主持:上下游新聞總編輯楊語芸
這位蜂農也太悽慘,一開始養蜂就被台灣大虎頭蜂盯到送醫院!還好他沒有放棄養蜂...

EP92:務農致富關鍵詞:品質、誠信、眼光!大農謝明樹開講,這一集聽到賺到!
來賓:品利農場場主謝明樹
主持:上下游新聞總編輯楊語芸
什麼行業如此好康,除了收入全是現金、還不用繳稅?因為這兩個優勢,品利農場...

EP91:花都開好了(下集):杜鵑品種多,苦楝超浪漫,木棉好吸睛,賞花指南聽這集
來賓:上下游新聞總編輯楊語芸
主持:上下游新聞記者孫維揚
春天就是要追花,全台各地的杜鵑城、苦楝和木棉步道都已花開滿枝椏。其實台...

EP90:花都開好了(上集):菊花年輕化,繡球花轉觀光,文心蘭拚外銷,產業關鍵聽這集
來賓:上下游新聞記者孫維揚
主持:上下游新聞總編輯楊語芸
為什麼菊花秋天要照燈、春天要遮光?長成一棵像大蘑菇的菊花盆栽是怎麼種的...

EP89:「在欉熟」國產藍莓吃了嗎?百大青農藍海思維,楊士藝種藍莓百戰不殆
來賓:莓果日記農場主楊士藝
主持:上下游新聞總編輯楊語芸
春天來了,台灣藍莓產業也正在萌芽,這集節目請來台灣藍莓先行者──莓果日記...

EP88:開著失速列車能兌現綠能支票嗎?西海岸陸空大盤查,直擊「光電海」真相
歐美國家花了 20 年才達成的能源轉型目標,台灣企圖在 9 年內完成,政府要兌現綠色支票,只好打造「失速列車」拚命往前衝!不只把雜糧復興基地劃成「不利耕作區...

EP87:「高醣種植法」驚動武林,蓮霧免催花!跟著研究員揭開台灣蓮霧身世傳奇
來賓:高雄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員賴榮茂
主持:上下游新聞總編輯楊語芸
什麼樣的蓮霧種植法這麼厲害,從新竹到屏東的果農都在...

EP86:台灣黑豬起飛吧!豬農、肉攤、主廚齊步走,保存特色豬全球熱潮
來賓:上下游新聞總編輯楊語芸、上下游新聞記者林怡均
主持:上下游新聞記者孫維揚
全球掀起保存特色豬種風潮,台灣也有專屬的「黑豬」...

EP85:一個月台灣繞三圈的研究員 | 江志峯改良土壤不畏艱辛,農地回春秘訣大公開
來賓:農試所農業化學組副研究員江志峯
主持:上下游新聞總編輯楊語芸
台灣農民技術好、產量高、育種改良樣樣都厲害,就可惜對土壤的知...

EP84:宜蘭小農九州見學!日本百年酒造如何活化?地酒文化可以翻轉農村、落地生根?
來賓:慢島生活創辦人賴青松
主持:上下游新聞總編輯楊語芸
台灣食米量直線下降,但清酒進口量卻不斷上升,農村需要產業支撐,如果將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