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ucation聽教育
Rásarupplýsingar
Education聽教育
提供教育趨勢、學校資訊及文教新知等,不可不知的教育事! 師培、家長都必須掌握的教育資訊攏底家!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Nýlegir þættir
258 þættir
性別平等EASY GO 10|性平好書推薦《飢餓》書寫身體、創傷與身份認同3/3
在本集,我們將跟著作者羅珊・蓋伊進一步思考如何與自己的身體和解,並探索自我接納的多重層面。 作為許多女性從小到老都在嘗試的減重,作者分享她作為一個女性...

夢想發原地28|sakalatamdaw阿美族語沈浸學校
sakalatamdaw阿美族語言沈浸式學校,不是我們想像的實體學校,而是一群熱情的老師們聚起在一起,以阿美族語言為溝通工具,阿美族文化為主體設計自己的課程。

性別平等EASY GO 09|性平好書推薦《飢餓》書寫身體、創傷與身份認同2/3
本集繼續聚焦羅珊・蓋伊在成長過程中面臨的身體議題,以及她如何與羞恥感和社會偏見共存。 她剖析自己在家庭、學校和公共場域中的經歷,展現外界如何審視與評價...

夢想發原地27|一步一腳印,耕耘太魯閣文化課程的見晴國小
見晴國小位在花蓮縣萬榮鄉,主要的族群是太魯閣族,這也是夢想發原地第一次踏進太魯閣族的校園。學校早在民國94年展開民族課程,當時校內有許多太魯閣族的老師,...

性別平等EASY GO 08|性平好書推薦《飢餓》書寫身體、創傷與身份認同1/3
本次選讀的性平好書《飢餓》,是女性主義作家羅珊・蓋伊(Roxane Gay)的親密回憶錄,她以誠實且深刻的筆觸,書寫身體、創傷與身份認同。本書探討她如何透過飲食...

夢想發原地27|位在泰雅族發源地的小學-發祥國小
這集我們特別安排的學校是位在南投縣仁愛鄉瑞岩部落的發祥國小,校地位在泰雅族的發源地,這就是為什麼校名被命名為發祥國小,更重要的是發源地象徵著「夢想發原...

性別平等EASY GO 07|泰百X泰腐X泰好看 ft.泰坑學者 洪博
2024年,泰國通過同性婚姻法案,成為亞洲第三個同性婚姻合法的國家,這項進步再次展現了泰國對LGBTQI族群的友善態度與支持。
本集節目邀請到成大...

夢想發原地25|從孩子們的眼光看見walo',超難訪到的賽夏族東河國小
本集非常難得,費盡了千辛萬苦,首次採訪到賽夏族學校(拍手),是位在苗栗南庄的東河國小,校長高清菊身為賽夏族人,不僅從實習老師一直做到校長,一待就是二十...

性別平等EASY GO 06 |「性教育」的那些事
#每周三教育新亮點
#每周日夢想發源地
#更多校園新聞請教育電台官網
-----
主持人:馬力
-----
Apple|Spotify|Goo...

夢想發原地24|重新與土地連結的台東縣信義國小
喜歡衝浪的朋友一定聽過台東縣都歷部落,在這裡有一間默默執行阿美族文化課程的信義國小,是間擁有百年歷史文化的小學,學區跨越都歷、小馬和八嗡嗡,主要為阿美...

性別平等EASY GO 05|《月經不平等》ep.3衛生棉的代價
在不同國家,購買衛生棉的稅制是大不相同的,在歐洲部分國家,巧克力和可樂的的稅金,甚至比衛生棉來得低。這些對於女性來說,每個月都要相伴的重要的生理用品,...

夢想發原地23|認同自己的族群文化,從學校開始-台東關山工商原住民藝能科
關山工商位於台東縣關山鎮上,學生的來源來自各地,學校裡設立了原專班,也就是針對原住民族的藝術文化發展出來的原住民藝能科。做為創科元老的淑冠老師聊了經歷...

性別平等EASY GO 04 |《月經不平等》ep.2東西方文化中的經血禁忌
本集的線上讀書會,要來繼續共讀《月經不平等—一段女性身體的覺醒之路》。作者在第三章節「血之詛咒」,討論了在不同文化脈絡下,是怎麼看待月經的。在希臘時代...

夢想發原地22|記得自己的母語,傳承自己的語言:苗栗縣泰安國中小
苗栗的泰安國中小,以泰雅族為主要族群,就在離清安豆腐街約十分鐘的山谷地區,校園佔地5公頃,國小和國中部是分開在兩個腹地,國中部有36位學生,身為賽夏族人...

性別平等EASY GO 03 |《月經不平等》ep.1打破經血的刻板印象
本集節目要共讀的書籍,是一本關於月經的好書《月經不平等:一段女性身體的覺醒之路》。作者艾莉絲迪艾波用風趣的口吻討論月經,也分享從小到大接收到關於月經的...

夢想發原地21|全台第一間推動布農族五弦琴復振的南投縣信義國小
主要族群為布農族的南投縣信義鄉信義國小,早在日治時期以前就已設置,乃該鄉的中心學校,這裡的布農族分有郡社和巒社群。同樣是信義鄉布農族人的史強福Dahu校長...

性別平等EASY GO 03 |《臺灣女鬼--民俗學裡的女鬼意象》ep.3被拋棄的女鬼都有相同被壓迫的人生
《臺灣女鬼--民俗學裡的女鬼意象》第三集讀書會,要跟大家一起共讀「說女鬼:人家的冥界想像」。台灣女鬼故事中,有一系列被拋棄的女鬼,這與台灣史上各代的移民...

夢想發原地20|西拉雅族文化的復振基地-台南市吉貝耍國小
談及西拉雅族,就必定會想到位在台南市的吉貝耍國小,土生土長的漳益主任坎坎而談隨著人口增長,1954年成立東河分校,1957年獨立為東河國民學校,1968年東河國小...

性別平等EASY GO 02 |《臺灣女鬼--民俗學裡的女鬼意象》ep.2女鬼在生時說不出口的秘密
本集是線上讀書會,本集將跟大家一起共讀《臺灣女鬼--民俗學裡的女鬼意象》第二章節,討論女鬼在生時說不出口的秘密。首先作者從「如何遇鬼」開始,整理了女鬼的...

夢想發原地19|族語是文化的根本-高雄市興中國小
位在高雄市桃源區的興中國小,推動布農和拉阿魯哇兩族的文化課程已久,更是以全台灣唯一一間積極復振拉阿魯哇語(Hla'alua)的學校為名。來自排灣族部落的昭如主...

性別平等EASY GO 01|為什麼會從人變成女鬼
今年度的線上讀書會來到第三本書,本次選了女性和習俗文化主題的《臺灣女鬼--民俗學裡的女鬼意象》,來和聽眾共同探索傳統文化裡的性別意象。 台灣各地流傳的鬼...

夢想發原地18|從講對自己的族名開始-僑愛國小
僑愛國小位在桃園市大溪區,這地方不是一般大家所想像的原住民族鄉鎮,張校長說因為位於原住民鄉鎮與大都市之間的過渡地帶,成為桃園市復興鄉的族人,以及北上工...

校園新鮮事 教育新亮點|慈大附中讓學生對能源更有感
長期推動能源教育,位於花蓮的慈濟大學附屬高級中學國中部,將能源教育納入課程當中,不僅從幼兒園、國小開始扎根,也將相關的知識融入日常生活中,強化學生對能...

夢想發原地17|以學校教育讓孩子成為新排灣人-屏東石門國小
屏東縣牡丹鄉的石門國小,石門部落位在屏東南方的恆春半島,大家常聽到的牡丹社事件、石門古戰場、羅發號事件等關鍵詞,都是發生在這個地區,是一個充滿歷史文化...

校園新鮮事 教育新亮點|廢校重生/花蓮婦幼親創園區
打造親子皆可使用的空間,花蓮縣政府耗資3千萬,將成立於1960年,後來閒置的廢棄校園,重新翻修,在2022年,正式成立「花蓮婦幼親創園區」,從照顧國小學童,搖...

夢想發原地15|唱自己的歌,縫自己的衣服-新北市樹林高中
很難想像在樹林區有高達六千多名原住民族人口,樹林高中更是唯二在都市地區設置了原住民族專班的學校。剛到任三年的曹校長,在新北市服務多年,他分享著樹林高中...

校園新鮮事 教育新亮點|廢校重生/臺東長濱耆福長照中心
節目介紹全臺第一所由廢校轉型為綜合式長照機構的成功案例─臺東縣長濱鄉的忠勇國小,如今化身為臺東縣私立耆福綜合式長照機構。面對臺灣少子化與高齡化的雙重挑...

夢想發原地14|噶瑪蘭族的實驗教育基地-花蓮新社國小
新社國小位在花蓮縣豐濱鄉的海岸線上,居住在這裡的族群有在山上的,也有在海邊的,學區含括了阿美族、噶瑪蘭族、撒奇萊雅族、布農族的部落,因此學生們已經很熟...

夢想發原地13|跟著北葉國小探訪排灣族聖山-大武山
帶大家來屏東的北葉民族實驗小學,北葉國小學生組成包含排灣族群及魯凱族群,學校因應不同族群學生而安排了對應的文化課程,讓孩子可以在校園中習得自身母體文化...

校園新鮮事 教育新亮點|廢校重生/布袋銀髮長輩上學去
嘉義縣布袋鎮菜舖里正義國小是嘉南平原第一所廢校小學,當初因學童人數銳減,在1991年廢校後,歷經30年的荒廢時間,終於在2019年重新開學,而迎來的第一批新生是...

夢想發原地12|跟著泰興國小回到大霸尖山
苗栗縣泰安鄉泰興國民小學,屬於泰雅語澤敖利語言別。校園、村落也都以澤敖利語為大宗,因此文化課程設計上,更可以具指標性進行教學。學校藉由規劃十五大課程主...

校園新鮮事 教育新亮點|廢校重生/ 雲林雜食糧學教育推廣中心
雲林縣元長鄉新生國小鹿北分班,受到少子化的影響2017年已無學生就讀,閒置約8年後,今年由鹿北社區與朝陽科技大學USR團隊展開共學計畫合作,將把廢校活化為雜食...

夢想發原地11|大海就是我們的教室-蘭嶼國小
蘭嶼,是原住民族雅美族人生活的地方,蘭嶼島上獨有的雅美族文化以及自然景觀使蘭嶼獲選為文化部遴選之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之一。雅美族的生活方式、祭儀、拼板舟...

校園新鮮事 教育新亮點|廢校重生/ 三芝陽住國際山海藝術中心
在北海岸的山海之間,三芝國小陽住分班因少子化、學生人數減少而閒置,逐漸荒蕪的校舍,卻在一群藝術家的努力下,打開塵封的大門迎來新生,從荒廢的教室、雜草叢...

夢想發原地10|與海相依的學校-椰油國小
上一集節目帶著大家來到創校100周年,也是蘭嶼第一所教育機構的蘭嶼國小,而今天,節目要帶著大家來到網友口中擁有最美海景校園以及獨有的拼板舟司令台-椰油國小...

校園新鮮事 教育新亮點|在學校種田 花蓮大禹國小將米融入孩子生活
花蓮縣立大禹國小,位於全國最大的水稻生產基地,玉里鎮,學校推動「食米學園計畫」,並以此當作校訂課程發展,不僅帶孩子認識社區、瞭解米食、參與推廣行銷,更...

夢想發原地09|石板屋在校園裡的青葉國小
青葉國民小學位於屏東縣三地門鄉,是該鄉唯一的魯凱族群部落,三地門鄉大多為排灣族群,為什麼青葉村會座落於四周都是排灣族群的地區呢?今天在節目當中會跟大家...

夢想發原地08|充滿活力與希望的小林國小
你聽過大武壠族嗎?2009年歷經88風災之前的小林村,曾經是台灣大武壠族人口最多的部落, 雖然現在族人已搬遷原本居住的地方,但只要族人在一起,那裡就是家。


夢想發原地07|擁有多元族群的長樂國小
長樂國小位於屏東縣滿州鄉長樂村,學生族群與鄉內居民族群比例類似,原漢人數各占一半,肩負傳承排灣族文化使命的長樂國小,在美鈴校長的帶領下,109學年度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