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故事要說
Rásarupplýsingar
有故事要說
文字寫不完的,讓我們說給你聽!由故事 StoryStudio 製作,邀請有故事要說的人,來和大家說說他的故事。希望能陪伴你在這個紛亂時代中,找到思緒可以停泊的地方。 想和故事聯絡或想聽什麼故事嗎?☞ 歡迎來信:podcast@storystudio.tw 喜歡我們的內容嗎?☞ 支持故事:https://bit.ly/BeStorian -- Hosting provided by S...
Nýlegir þættir
70 þættir
昭和不死,但究竟特別在哪裡?ft. 龍貓大王通信
「昭和是日本歷史上非常『激動』的時代。」
從 1926 年到 1989 年,昭和見證了日本的戰前輝煌、戰爭廢墟、經濟奇蹟,再到泡沫崩潰,最好的、最...

特別節目!熱蘭遮觀察記事:四百年前荷蘭人離開臺灣的那一天,發生了什麼?
🍗 為什麼 17 世紀的臺灣原住民養雞卻不吃雞?
🐢 一場船難,竟靠海龜救活了水手?
🎭 荷蘭人筆下的「Wayangen」,其實是早期的布袋戲?
🌪...


最懂臺灣的日本記者,怎麼看故宮百年?ft. 野島剛
1925 年 10 月 10 日,故宮博物院在北京正式成立。
今年,是故宮一百週年。一百年來,故宮不只是座單純的博物館,它的每一步都映照著臺灣政治環...

這一生,他們不只是旁觀者:攝影師鏡頭下的臺灣民主現場 ft. 鍾宜杰、林生祥
我們對臺灣社會運動的印象,有很大一部分來自照片、影片——
那些群眾推擠、拉開布條、與警方對峙的瞬間。
但在照片的背後,有著拿起相機...

戲狀元之女的抉擇:從不願唱戲,到帶領臺灣歌仔戲走向明天 ft. 唐美雲
「歌仔戲真的很辛苦,學的時候會看不到自己的路在哪裡;但當你走到最後,未來會給你答案。」
她本來不想唱戲。
出生於歌仔戲世...

誰的青春在臺北?一位少女與一座城的 1990 年代 ft. 劉思坊
如果要描述 1990 年代的臺北,你會想到什麼?
「90 年代對我來說,是個聲音非常、非常喧鬧的時代。」
那是個政治動盪、股價大...

那杯賣了 180 年的茶:從一間茶行的七代傳承,看臺灣茶如何走向世界 ft. 嶢陽茶行老闆-第六代傳人王端鎧與第七代接班人王偉權
臺灣當然也有百年老店,只不過——百年老店是如何走到今天的?一間茶行怎麼撐過 180 年?
1840 年代,王家從福建安溪渡海來到鹿港,開啟了在臺灣...

臺日混血作家的告白:在父母遺留的斷簡殘篇中,重建一個家的歷史記憶 ft. 一青妙
有一天,一青妙在家中發現了一口「箱子」。裡頭裝著父母戀愛時的情書、照片,還有父親的爬山紀錄,以及母親在父親抗癌期間寫下的日記——這些沉默多年的記憶碎片,...

世界上第一間動物園如何誕生?設計師眼中的動物園史 ft. 賀律銘
在我們熟悉的動物園裡,有一種理所當然——獅子應該出現在哪裡、大象該住多大的空間、人們要怎麼透過欄杆或玻璃尋找動物的身影⋯⋯但這一切,真的這麼理所當然嗎? <...

四百年前的臺灣長什麼模樣?翻開一頁真實的荷蘭時代史 ft. 賴英泰
「說到荷蘭時代,它距離今天真的太遠了,現在臺灣社會的人群組成差不多從清領時期開始定型,那我們要怎麼想像清代以前的社會狀態?」
為了解答...

出土一部被遺忘的臺灣美術史,她花了近四十年為藝術家留下名字 ft. 顏娟英
在 1980 年代末,還沒有人知道——「臺灣美術史」是什麼。
當時剛從美國哈佛大學修畢藝術史博士學位、做完中國石窟研究的顏娟英老師,回到臺灣後...

一名在臺日本學者的野望:54 歲用流利臺語演講,72 歲考上世界語檢定一級 ft. 都留俊太郎
你聽過「二林蔗農事件」嗎?
1925 年,在彰化溪洲地區,農民因不滿林本源製糖株式會社的剝削,組織農民組合並發動抗爭,可說是日治時期臺灣農民...

日本人怎麼看臺灣史?一位臺灣歷史學者的日本現場觀察 ft. 洪郁如
近年來,臺灣和日本的關係十分友好,但若是翻開日本的歷史課本,會發現——臺灣史在教科書中的形象,是破碎而稀薄的,最常被提到的大概是「臺灣領有」、「鄭成功」...

拆銅像是進步,還是撕裂?從美國到臺灣,留在街景裡的記憶衝突 ft. 楊孟軒
「銅像拆除,是記憶與記憶間的衝突。」
從美國南北戰爭中,南方的英雄李將軍(Robert Edward Lee)被推倒,到中正紀念堂成為臺灣民主社會的記憶...

移居臺灣好吃驚?德國女婿書寫的臺灣歷史小說長怎樣 ft. 施益堅
為什麼一位德國作家,會寫出一部從日治末期橫跨至 21 世紀的臺灣歷史小說?
從第一次在臺灣生活,到與臺灣太太相識相戀、成為臺灣家庭的一份子...

不是每座金字塔都需要外星人——想讀懂馬雅,先戰勝陰謀論和殖民者的迷思 ft. 馬雅人
說到馬雅,你會想到什麼?是 2012 年的世界末日預言,還是與外星人的神秘交流,又或是已消失的古文明⋯⋯?
「馬雅國駐臺辦事處大使」(自封)馬雅人現身說...

讓「歷史犯罪學」帶你重回清代竊盜現場!犯案動機、辦案過程一次看 ft. 謝宜安|交換故事 vol. 3
穿越回兩百年前的清代,你可能會聽到有人「丟了件馬褂」、「有雙布鞋不見了」——什麼,當時的小偷怎麼那麼愛偷衣服?
這集「有故事要說」,客座...

為什麼「臺灣史」根本不是理所當然?30 年後,重新提問臺灣史是什麼 ft. 吳密察教授《臺灣史是什麼?》
「臺灣,為什麼可以成為一個歷史敘述單位?」
30 年前,臺灣史研究者們努力和世人證明,「臺灣史」作為一個研究單位有其意義;
30 年後...

臺灣人是受害者,還是加害者?當創作遇上沈默的二戰歷史,我們能如何記得 ft. 《聽海湧》編劇蔡雨氛 ×《由島至島》導演廖克發
東南亞戰場上,那些穿上軍服、監視戰俘的臺灣青年,他們在想什麼,他們為什麼殺戮?
幾十年後,有人選擇回頭傾聽沈默背後的聲音,用紀錄片和電視劇,讓歷...

S3 Teaser|有故事要說回來了!新一季會有什麼重磅改變?
睽違多時終於要重啟 Podcast 的我們,有新的主持人、新的單元企劃、新的想和大家說的故事⋯⋯
快來聽聽第三季的「有故事要說」想跟你說什麼吧!
<...

從中國農家賣向世界!雞蛋如何在一百年裡逆襲登上餐桌主角?ft. 毛奇|交換故事 vol. 2
你今天吃過雞蛋了嗎?在一百年前的漢人社會,位居餐桌要角的明明是鴨蛋,雞蛋是怎麼在一百年裡異軍突起呢?背後牽動的不只是餐桌選擇,還有外國商人和營養科學走...

清境農場是游擊隊軍民的家?他們來自神秘的「贊米亞」⋯⋯【島嶼開箱】試聽集
4D 環繞的無敵山景、成群綿羊在草原上奔跑、旁邊還有風車和小木屋,你不說,我還以為是在瑞士呢!原來是清境農場啊~~你有沒有發現裡面有很多雲泰料理餐廳,每...

九二一的人骨拼圖,意外揭露林爽文事件背後的統治衝突?ft. 李文成|交換故事 vol. 1
一場百年大震在臺中東勢震出的骨堆,不只不屬於當代人,甚至不是當地人——臺灣差點要變天的那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在中央研究院柯志明院士的旁敲側擊下,才還原...

為何福爾摩斯離不開華生?從笨助手到地下戀人,偵探拍檔的三個秘密關係(ft. 葉郎)|『1+1>2』
從原著小說到各種影視改編,福爾摩斯與華生的關係演變史,其實才是真正未能解開、尚處於現在進行式的「最後一案」?
今天的來賓是葉郎異聞筆記...

小吃攤必備的靈魂醬料,是罐臺日混血的基隆地方味:丸進辣椒醬|『1+1>2』
「臺南人的味覺是只有甜而已喔?」、「臺北是有沒有東西能吃啦!」
無論多小的細節,都能成為地方美食論戰的焦點,「醬料」當然也不例外。
今天,...

開罐器竟然晚了罐頭 48 年才誕生!別急,有時候對的人,就是出現得比較晚|『1+1>2』
罐頭是在 1810 年發明出來的,但開罐器卻是在 1858 年才被發明出來,這一對天作之合,經過了 48 年,才終於穿越了時間與國界相遇。
以上內容改...

Bonus!尼布甲尼撒二世的夢不能中斷:歐洲為何搶著繼承羅馬帝國?ft. 李律
本週的 podcast 要休息一下,改為大家帶來 bonus 的一集!
在上一次跟李律的編輯聊天室中,阿律跟我們整整聊了兩個小時,許多可愛的小歷史故事...

當死亡天使揮下手術刀:雙胞胎,為何淪為納粹醫生的實驗品?|『獻給雙子的歌』3/3
「門格勒雙胞胎」算是集中營的特權份子,他們不會被送進毒氣室、擁有額外膳食,而當門格勒醫生出現時,他總是帶著大把糖果餅乾,和藹可親地檢查這些雙胞胎──直到...

〈編輯聊天室〉全臺最「高」的實境解謎遊戲,穿越時空找回老臺北!ft. 留聲貓
你沒看錯!故事在 2021 年底和留聲貓遊戲工作室以及臺北 101 觀景臺合作開發了一款實境解謎遊戲:超時空偵探團之盜圳行動,讓大家在 382 公尺的高度重新看見老臺...

被怪物獵人綁架到馬戲團的雙胞胎:繆思兄弟的尋親之路|『獻給雙子的歌』2/3
兩百年前,白化症患者的生活時常遭遇各種困難,許多人唯一的出路是進入當時盛行的馬戲團與怪胎秀(Freak Show)。其中一個案例,就是出生貧困非裔家庭的繆思兄弟...

瑪麗蓮・夢露不是金髮,也並不傻!性感女神內心真正的願望是⋯⋯|『獻給雙子的歌』1/3
有人說雙子座聰明、很有勝負欲、又好像有雙重人格,而夢露的人生,或許多少都有沾上一點,但還多了幾分神秘色彩,比如她的緋聞生活,以及她的死亡。但今天我們想...

喝咖啡、吃 buffet、開香檳,你以為仇外的慈禧太后其實很洋派!ft. 金老ㄕ|『惡人告白』3/3
大家耳熟能詳的慈禧太后,究竟是如何爬上權力巔峰?她在歷史上的罪狀是什麼,怎麼會變成中學課本中那位守舊、排外的人?今天的我們又該以什麼角度來認識慈禧呢?...

「我倆沒有明天…」是詩人也是殺人犯,鴛鴦大盜在絕望的年代活出了放肆的一生|『惡人告白』2/3
一加一等於二,有時候也會等於「惡」──在大蕭條年代誕生的邦妮與克萊德,年紀輕輕就活成了國際惡名昭彰的萬惡之徒。他們倆的故事被改編為1967 年的電影《我倆沒...

最悲哀的王后、最痛苦的婚姻,凱薩琳點燃了巴黎史上最血腥的一夜|『惡人告白』1/3
1572 年 8 月 23 日凌晨,有1 萬 5 千多人熟睡於巴黎,他們參加完一場盛大的世紀婚禮──然而,誰也沒料到,這其中有將近數千名的新教徒,即將在一夕之間喪失性命...

〈編輯聊天室〉他說的故事讓人聽了四天四夜!行走的維基百科:李律
故事隆重歡迎新主編的加入👏👏👏
人稱「臺北人體維基」、「最強說書人」──李律,曾經覺得福壽螺的卵是他見過最美的顏色、趁長輩走春時狂掃別人...

從望遠鏡開始的政治風暴:伽利略如何撼動天主教?|『危險讀物』4/4
除了是個偉大的數學家/科學家/天文學家之外,伽利略同時也是真正將「日心說」推向世人面前的讀者,是他讓哥白尼的作品被打入天主教「禁書目錄」的大牢,也是他...

納粹燒書為何遭國際撻伐?二戰決勝負的關鍵運動!|『危險讀物』3/4
在二戰期間,納粹政權毀棄了一系列如今膾炙人口的書籍。相反的,美國政府卻向全民呼籲,給予戰地裡的前線士兵,更多的閱讀可能。閱讀的審查與否,深深地影響了第...

普丁背後的男人:俄羅斯出兵烏克蘭的始作俑者|『危險讀物』2/4
俄烏戰爭爆發一個月來,眼看戰況越演越烈,大家都迫切想知道:到底為什麼,俄國總統普丁要不惜一切代價發動戰爭?事實上,這個世人「理解不能」的開戰決策,很早...

《駭客任務》演的全是哲學!虛擬世界的「超真實」辯證|『危險讀物』1/4
華高斯基姊妹倆曾經邀請法國後現代哲學家:布希亞,參與電影《駭客任務》的製作──想不到,布希亞本人斷然拒絕邀約,甚至斥責電影誤用了他的思想。導演們究竟是讀...